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七百一十五章 糧食和零錢

關燈
趙誠知道,曹二寶的擔憂其實不無道理!

由於通貨膨脹,從去年召開了第三次全國財政會議以後,國民政府頒布了《非常時期違反糧食管理治罪暫行條例》,8月,再公布了《糧食庫券條例》,隨後開始推行田賦征實,按田賦正稅和附加稅的稅額,每元折征稻谷二市鬥或小麥一市鬥五升,今年稅收標準又突然翻倍,每元折征稻谷二市鬥或小麥一市鬥五升。說白了就是,國府為避免通貨膨脹導致的稅收流失,把相關損失強加到了種地的農民頭上。雖然這個政策對保證軍需民食、穩定物價的益處極大,可是因為不少人從中貪汙納賄,農村破產的人家已經比比皆是。

更讓農民們難以接受的是,今年還普遍實行糧食隨賦征購。按照財政部的規定,征一購一,三成付現、七成發給糧食卷。這個政策在作為戰區的河南、湖南、河北等地造成的影響尤為突出,因為征購的價格遠低於市價,而且只付糧食庫券或是法幣儲蓄券。相當於軍隊和政府利用一張張白條,就把老百姓辛苦一年的成果給弄走了。

曹二寶自然是不肯吃這個虧的。之前向各縣“租地”,光是打通關節的費用就花了22萬大洋,加上預付的租金和興修灌溉設施的資金,前前後後掏出去近70萬美元。按照和河南地方的約定,最初的十二萬畝荒地,免稅期五年;後頭的九十萬畝,免稅期三年,每年每畝只用給各縣府大洋2毛錢的孝敬。可惜,省府的大佬們突然翻臉不認賬,變著法的撕毀了合同,只給保安旅留下四十萬畝的口糧田。

現在省府一張口就是1800萬斤麥子的田賦,外加同樣數字的征購糧,如果再算上其他捐稅,家裏今年夏天的收怕是連餵雞都不夠。

這年月,糧食就是命,家裏兩萬多人槍,要是叫一幫酸文人占了便宜去,估計會被人家給笑話死。再說,連著兩年鬧旱災,不少地方連樹葉都能賣出好年景的糧食價來,真要是叫人家牽著鼻子走,怕是會後患無窮。

不過,河南地方前來征稅,畢竟占著國家大義的名分,不支應一點也說不過去。趙誠盤算了一下,今年以來東川賑濟災民,耗費糧食大概兩千萬斤左右,雖說都是玉米、山芋幹之類的粗糧,畢竟也是糧食不是,再加上保安二旅自己的口糧和支應幾家友軍的糧食,做個三千二三萬斤的花賬是沒有問題的。一來一去,只要再掏出點就能把那幫收稅的打發掉。

打定主意以後,趙誠給曹二寶回了電報,讓他從庫裏調出二百萬斤陳玉米來,名義上也得斟酌一下,抗戰捐也好、災民賑濟糧也罷,反正不能叫稅糧,省得以後沒完沒了的被敲詐。

糧食給了,掃除隱患的工作也得做。

上半年,國府推銷美金公債和美金儲蓄基金,因為政府的信用記錄向來不佳,所以應者寥寥。加之有平準基金和《五億美元借款協定》做後盾,法幣幣值一度有所回升,6月初時,重慶黑市上法幣17元就能換到1美元,即使是緬甸失守後,美援物資通道被截斷的大環境下,隨著5億美元借款的到位,美元的黑市價與1比20的官價也相差無幾,套利空間還不夠黑市商人的人情開銷。所以不管是美金公債還是美金儲蓄基金,都出現了大面積的滯銷。

為完成銷售任務,有關部門不得不大肆“勸銷”、“攤銷”,還下令各省售糧時都必須向購糧者“搭銷”美金儲蓄券。9月初時,重慶方面甚至組織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勸購動員。可惜,除去那些急著向四大行借款的商戶,壓根就沒有人替政府“分憂”。

作為人口大省,河南的指標自然不會少!雖然天天開兵見仗,可上頭攤派下來的數字依舊一加再加,據說比滇黔兩省加起來還多出幾分。對於省府那些大員們而言,銷售壓力幾乎不亞於征購糧食和征募壯丁。

法幣肯定是要貶值的,別人不知道,趙誠卻清楚的很,他沒指著發國難財,可是弄點小錢補貼軍費開支總是不錯的。之前已經通過索伯特銀行吃進了大約五百多萬美元的美金公債,這次索性“幫人幫到家”,把河南地方承擔的銷售額通通拿下。

當然,肯定不能大張旗鼓的去要,多少還得裝出些不情不願的樣子,沒準還得和人家討價還價、要些好處。比如,減免陜州地方一部分人頭稅;比如,將一部分和陜州保安旅不對付的官員調離;比如,盡量不從保安旅各農場雇傭的青壯年中抽調壯丁;再比如,讓中央銀行多調撥一些小額法幣來陜州。

這兩年,為節約發行成本,同時也為了運輸上的便利,中央銀行的大佬們下令盡量多印發大額法幣,鬧的小面額票子反倒成了稀缺貨。

日本人也是頻頻出手,想著變著法的搗亂、添堵。為盡量套取大後方的軍需物資,同時也為了達到擾亂大後方金融秩序的目的,他們對法幣采取了拒新吸舊、拒大吸小的策略。例如,戰前中國銀行通過英商羅納德印鈔公司印刷的水印法幣,在中泰邊境購買走私物資時,每百元5元、10元的小鈔可當做新幣115至116元使用,有時甚至可以達到121至122元的高價。再比如,在走私重鎮安徽界首,日方煽動不法商人及漢奸,凡購買自淪陷區流入的奢侈品,一律只認法幣小鈔,美名其曰防止有人借假幣套利。一來二去,河南、安徽,乃至陜西、陜西等地,陸續出現小面額鈔票難以為繼的局面。市面上,用百元面額新鈔票兌換二元、五元、十元等面額的小鈔時,每千元的貼水一度達到了三百元。至於作為輔幣使用的“當十”銅元,已經由戰前每元法幣兌換350至360枚,生生被炒作到每元法幣只能兌換90至100枚,甚至還有升水的空間。一些城鎮,老百姓在買賣針頭線腦之類的小物件時,因為零錢匱乏,不得不以物換物,甚至使用郵票、米麥之類來代替輔幣。

平頭百姓用小面額鈔票買點淪陷區來的走私貨,不過是為了讓家裏日子過的松快些,一些有權有勢的家夥可沒少用日本人的政策發國難財!索伯特銀行一份秘密報告中提到,在四大行不少員工都在用小額鈔票和日本人“喜愛”的舊鈔、人頭鈔牟利,他們在下款給民營銀行、銀號、錢莊和商家時,每萬元皆會索要好處費二三百元至四五百元,搞的業界和商界苦不堪言。

老話說的好,敵人堅持的,就是我們要反對的!既然日本人鐵了心的要拿小額鈔票作伐搞事,那就陪他們鬥到底,無非就是些印刷陳本而已,些許小錢,趙大爺還掏的起!

作者 八扇門老王 說:民國17年,國民政府宣布田賦歸地方省收入。民國27年,某地規定一等上則畝征田賦0.52元,中則0.47元,下則0.42元;二等上則畝征0.37元,中則0.32元,下則0.27元;三等上則畝征0.21元,中則0.16元,下則0.11元。另,1942年,豫西陜縣一代,一畝地的稅大概87斤小麥,折合6市鬥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